
昨晚,在橙色晚霞映照下的紫竹院公园荷花渡湖畔,前来游园、赏荷、纳凉的游客络绎不绝。微风轻拂,水波、荷叶、荷花摇曳生姿,荷香四溢。旁边的小广场人头攒动,竹荷文化季的首场消夏音乐会登场:弦乐四重奏《夜来香》、《蓝色多瑙河》,钢琴独奏《如愿》……优美的旋律在夏夜晚风中回荡。
阳春“00后”姑娘奥运摘银,成为阳江首位奥运奖牌得主!
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,巴黎奥运会举行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金牌赛,来自阳江阳春市的选手郭清与卫冕冠军、来自泰国的选手巴尼巴·翁巴达那吉大战3局,最终以1比2憾负,摘得银牌。郭清也成为阳江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。
“全家人都很开心!”郭清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们守在电视机前,看着郭清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登上领奖台,每个人都精神亢奋,脸上写满了骄傲。郭清的父亲郭权福和弟弟郭德湖激动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:“希望她(以后)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能勇往直前,不断超越自己!”

“00后”郭清获得跆拳道项目女子49公斤级决赛亚军,是阳江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奖牌的运动员。新华社图片
“00后”小将奥运首秀摘银
“郭清,加油!”8月7日下午6时许,阳春市永宁镇沙坪村垌尾自然村传来一阵阵呐喊和欢呼,郭清的亲戚朋友以及曾经的教练等都齐聚一堂,挥舞着五星红旗为屏幕上的郭清加油助威。

在阳春市永宁镇沙坪村,郭清的家人、教练相聚一起,为她鼓劲加油。
“冲拳得分!好!”阳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关琳山是郭清的启蒙教练,他在现场用高昂的声音传达着比赛实况,同时也调动起大家的情绪,每次郭清得分,全场便热烈欢呼起来。八强赛第二局,郭清在最后时刻以一记转身后踢击中对手头部取得5分。拿下这5分后,郭清以2:0的比分击败对手。“赢了!”现场气氛瞬间沸腾起来。
屏幕那头,郭清在八强赛战胜对手后状态火热,势如破竹,从1/4决赛晋级半决赛、再晋级决赛,均以2比0轻松取胜。郭清决赛对阵的选手是来自泰国的翁巴达那吉,后者是东京奥运会冠军,曾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上击败郭清,夺得金牌。郭清又一次遇上了这位劲敌。
决赛开始前,村里几位年长的村民找到郭权福,送上祝福:“祝郭清考到第一名!”老人纯朴的祝福引得大家一阵欢笑。
北京时间8日凌晨3时许,决赛第一局,尽管郭清以一记踢击击中对手头部率先拿下3分,但随后被追回6分,第一局以3比6被泰国选手先下一城。第二局郭清调整状态,以一次冲拳和一次踢击躯干拿下3分,以3比2拿下第二局。第三局郭清被两次踢击头部丢失6分,最终以2比6憾负泰国选手,摘得银牌。
“能够成为奥运比赛亚军,我们都为她感到高兴!”赛后,郭清的家人表示:“希望她能继续保持对跆拳道的这份热爱和坚持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能勇往直前,不断超越自己!”

郭清(右)和翁巴达那吉在比赛中。新华社图片
大山里走出的努力型选手
郭清的家乡沙坪村坐落在阳春市西北部的大山里,从县城驱车前往需要一个半小时,中间大部分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。

郭清的家乡沙坪村坐落在阳春市西北部的大山里。
“她一直都是我们的骄傲。”郭权福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,郭清从小就比较活泼好动,也很听话,很有责任心。比郭清小一岁的弟弟郭德湖也表示:“从小她就带着我们玩耍和做家务,有什么事她都会勇敢承担起来。”
郭清从小就表现出对运动的热爱。2012年5月,阳春市体校校长黎勇来到位于永宁镇的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,看到了6年级的郭清。
“那时她12岁,已经表现出对运动的向往和热爱,这对要吃很多苦的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”黎勇回忆,那时他让郭清学着做一些动作,初步判断她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。经过交谈,黎勇发现郭清不仅有山村孩子善于运动的优点,她的父母身高也比较高,未来身体发育也会有优势。“她给我的印象,就是一个立志要改变家里贫苦状况的孩子,想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,愿意抓住一切值得努力的机会走出大山,去拼去闯。”黎勇说。
那年暑假,经过阳春市体校和阳江市体校的试训,郭清正式进入阳江市体校学习跆拳道。尽管在她的启蒙教练关琳山看来,郭清并不是天赋出众的类型,但她“能吃苦、敢提问,并且注重细节,有一股不服输的劲”,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,是努力型的选手。他回忆,后来走上赛场,郭清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战术执行能力,“能够非常专注地投入比赛中去”。
“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好苗子。”关琳山介绍,2015年开始,他多次尝试将郭清输送到广东省体校,但都“被退了回来”。“她的整个体育生涯都充斥着否定,但最终她还是闯出来了。”2016年,郭清顺利进入广东省跆拳道队,2018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国家队。经过一场又一场比赛累计积分,她终于拿到奥运会的门票,最终站上了决赛的舞台,成为阳江历史第一人。

郭清家中珍藏着她征战多年的奖牌和纪念品。
家是追梦路上不竭的动力
顾家、孝顺,是家人朋友对郭清较为深刻的印象。郭清父母身体不好,常年在家务农,除了养猪和种田,家里的收入只能依赖政府补助。生于2000年的她在家里排行老二,从小就和大姐一起担起照顾弟弟们的责任,尽所能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农活和家务活。
“她在进入国家队之前曾经有整整4年时间没有回过家,忙于训练和比赛。”郭权福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,平时郭清经常打电话给家里人,关心奶奶和父母的身体状况,叮嘱弟弟们好好学习,但对于自己的事,她从来报喜不报忧,比赛得奖了才会主动跟家里人说。“很懂事,很令人放心。”郭权福如此评价女儿。
“只有我好了,他们(家人)才会更好。”在央视体育频道推出的《人在奥运年》专题节目上,郭清曾表示,家庭是她训练的重要动力来源。郭权福介绍,2018年进入国家队后,郭清有了工资收入,也开始帮助家里改善生活条件。在她的支持下,家里的单层裸砖楼房不仅加建了,今年还完成了内外装修,陪伴整个家庭10年的裸砖房终于改头换面。
在奥运亚军、跆拳道运动员等身份以外,场下的郭清还是一个喜欢美食、喜欢穿汉服的爱美女孩。私下的她喜欢穿汉服,有时穿黑色的马面裙,英姿飒爽,有时也穿仙气飘飘的衣服,手执扇半遮面,非常好看。“她有一个武侠梦,她也比较喜欢这种武侠仗剑走天涯的感觉吧。”关琳山表示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李国华 见习记者张嘉敏
拍摄、剪辑:见习记者张嘉敏
跟题编辑:林伊晴